特色医疗
  • 三大中心
  • 创伤中心
  • 阅读:
  • 时间:2022-10-11
  • 发布:管理员
  • 中心简介


    2023年5月,宁波市第二医院由宁波市卫生健康委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按照“高级创伤中心”验收标准对我院创伤中心进行评估,顺利通过验收,授牌宁波市首家“高级创伤中心”,并在百度地图点亮红星,为创伤患者寻求救助赢得时间。

    我院创伤中心历史悠久,1999年设置急诊楼,挂牌“创伤中心”,负责创伤病人的早期救治。开设急诊病房,急诊外科床位14张,收治部分创伤病人及急腹症手术病人,开展腹部创伤手术及四肢骨折手术治疗。2010年起,形成以急诊科、EICU为平台,包括骨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放射介入科、 泌尿外科、妇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康复科、麻醉科、手术室、综合ICU、输血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的创伤救治体系,是我市最早推行“严重创伤救治一体化”为救治特色的医疗单元。

    2018年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单位,开始创伤中心实体化运行。按照高级创伤中心建设考核标准,推行“时间窗内、可及资源下,一体化救治”模式。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以急诊科(始建于1978年,宁波市重点扶植学科)、创伤骨科(始建于2006年,宁波市骨科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为主,整合了急诊抢救室、急诊外科、创伤外科、急诊内科、急诊重症监护室、监护后高依赖病房、急诊留观室等创伤救治的主要部门,空间布局合理,努力实现救治、路径最优化。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相关专业固定的医务人员,并设有“急诊创伤”病房,开放床位14张。医院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担任创伤中心主任,在院党委领导下,通过院前院内联动,院内多学科协作(MDT),区域间多家医院协同(MHT),为创伤患者提供最优化最有效的服务;真正实现“院长工程,一把手推动”的创伤中心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急诊抢救室及创伤复苏单元配置支撑严重创伤一体化救治的全部仪器设备。创伤复苏单元配置宁波市首台血库前置冰箱,为严重创伤患者“输血0等待”赢得宝贵时机。另外配置包括气管插管车、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心肺复苏仪、转运呼吸机、转运心电监护仪、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加温加压输液装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气压止血带、保温设备、创伤专用床、各种固定肢具、床旁超声机、床旁DR机、急诊专用CT机、基本手术器械和药品等。医院大力支持急诊学科的发展,每年引进大批先进仪器。广泛开展血液灌流、CRRT技术、床旁超声技术、亚低温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经皮气管切开技术、PICCO技术、IABP技术、ECMO技术、REBOA技术。能全面开展各种严重创伤的救治,包括严重颅脑损伤,严重和复杂脊柱损伤,各种严重胸部心脏和大血管创伤,复杂的腹部创伤,各种复杂的肢体严重创伤的救治。

    本院EICU设计理念先进,紧邻红区,严重创伤病人经急诊抢救处理后,可以短时间内直接转入EICU ,保证急危重患者的诊疗及时性、连贯性和高效性,降低搬运风险,减少医源性继发损伤。

    医院创伤综合救治团队由多学科组成,技术先进,实力雄厚,协同作战,由院领导直接领导,基本上能开展所有与创伤相关的手术和技术。学科团队多项技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宁波市率先开展骶髂关节经皮螺钉固定术、经皮耻骨上支顺行/逆行螺钉固定术、髋臼后柱螺钉固定术等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髋臼及骨盆骨折,今年来引进STARR架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微创治疗。

    创伤中心与海曙区第三医院、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医疗健康集团、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等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派驻专家,指导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并作为牵头单位与本区域7家医院签署《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合作协议》,与各家医院建立密切联系。作为本地区创伤中心建设典型,多次在国家级、省级会议、各地市交流会中发言、交流经验,并获得一致好评。主编<现代骨科疾病临床应对与前沿技术新进展>、<创伤骨科诊疗学>;参与创伤救治核心课程3T(初级创伤实战培训)课程编写设计并录制教学视频,在区域内大力推动以医共体为牵头单位的创伤早期规范化诊疗及转诊制度。

    宁波市第二医院高级创伤中心将按照示范高级卒中中心标准为要求,强化区域协作,优化急救流程,带动区域创伤救治网络建设,加强院前-院内信息预警沟通,加强"警医联动","医企联动",组建区域创伤救治联盟,加强区域内医疗机构联动,进行相关技术推广,强化基层医院创伤规范化救治水平,使广大患者受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